为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提高南京工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推动南京工业技术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以名师建设为突破口,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实践活动,引导教师在不断探究和解决课程与教学改革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发展,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构建和完善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基础、以教研科研为先导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构建教师发展和成功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遵循“促教师得到专业发展、让教师的价值得到升华”的工作理念,将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成为教师交流互助的平台、沟通联系的桥梁、培养教师的园地、培育名师的摇篮,为我院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思路
以推进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相互融合为目标,“立足一条主线,完善两项重点任务”,为教师发展提供保障。“一条主线”即以明确教师定位,促进教师发展为主线,通过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两项重点”即重点围绕教师进修、研修、培训和研讨开展服务;重点致力于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统筹规划教师培训,搭建广阔的教师发展平台。
四、工作原则
1.针对性原则。以南京电子技工学院和教师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多途径、多形式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发展中的问题,将教师的个人提高与学院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名师型、创新型教师队伍。
2.实效性原则。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课题及案例研究为抓手,着眼于课程、教材、教法、考核中的问题研究及解决,创造“基于问题研究”的教研科研方式。
3.开放性原则。注重校际合作与交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寻求更强大的师资援助,点面结合、名师引领、资源共享。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历进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课程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4.重点性原则。以南京电子信息技工学院整体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本,兼顾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教师的需要,兼顾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形成全院教师发展体系,确定重点培养对象,重点培养骨干教师和高层次名师,积极打造各专业教学科研领军人物。
五、工作内容
1、按专业成立名师工作室,聘请省内外著名教师或教育教学专家担任名师工作室导师,定期开展教育教学指导和培训及课题研究、沙龙研讨、课堂教学展示等。
2、开展由名师工作室成员为指导的教师教学咨询服务工作,通过课堂观摩、录像分析、教与学咨询等,为教师提供教学咨询、诊断与建议、个别辅导和帮助。
3、创建优良的教师文化,引领教师自主发展,提高自身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专业素养。
4、建立教师发展中心网络教研平台,建设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共享资源,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提供条件与帮助。
5、探索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方式,以教师研习营、教学沙龙、名师工作室、教学竞赛、教学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促进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与经验分享,形成教师喜闻乐见的活动品牌。
6、组织教师教学培训活动。聘请教学管理专家、教学名师为新教师提供岗前培训,帮助教师规划教学职业生涯;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定期培训,提供教育理念、教学改革、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指导,促进教师发展。
六、组织管理
成立南京工业技术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常务副校长张雨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及教学分院(部)领导组成,负责全院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规划、指导、交流、评估。领导小组下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办公室,挂靠组织部,设专职秘书1人,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下设教师教学培训中心(依托人事处)、教师教学资源中心(依托教务处)、教师教学研究中心(教务处)、教师教学评价中心(依托督导办公室)。